2016年7月20日 星期三

《下女的誘惑》 - 極致的美感


韓國 Korea
朴贊郁





      朴贊郁的作品在《下女的誘惑》以前只看過《原罪犯》,當時覺得朴贊郁真是個直接、揮灑的導演,十分有種並有自己獨特的美感。這種感覺延續到了這部《下女的誘惑》不但沒有減少,整體的氣場反而更強更加細膩。

       《下女的誘惑》分成了三部,每一部之間不但有清楚並且完全只屬於的故事轉折、角色脈絡,在各部門的風格上也轉接的十分精彩。在導演處理上讓第一部處在一種驚悚、詭譎的氣氛裡,每一顆鏡頭內的表現都十分乾脆,不拖泥帶水,不論是表演、攝影、美術燈光,都能讓觀眾第一時間了解該場的主要目的。表演中每個帶有目的性的碎動也是讓我十分崇尚的。所有線索在第一部結尾時直轉急下,在觀眾下巴差點掉下來的驚訝中,開始了第二部的故事,切換了視角,第二步也慢慢的成為第一、第三部的風格中繼站。後半部的節奏也讓我想起了《布達佩斯大飯店》。

       第三部故事開始略略超展開,配合著故事情節,表演也加入了喜劇的節奏,把觀眾在前兩部的驚訝慢慢鬆下來,時不時的能配合情節放鬆笑出聲音,這是導演非常高明的做法。第一部裡對於每個情慾鏡頭的緩慢處理、每個特寫,都放大了角色間的情慾流動,到了第三部講過的則毋須再講,就專心放在故事的推進上,每個輕微喜劇節奏都彷彿三拍的舞曲,帶著觀眾往下個情節邁進。 

       這次導演在片中大量地使用了「浮世繪」作為情慾場景的互文,尤其是葛飾北齋最出名的畫作《章魚與海女》。很多情慾場景的構圖都如同浮世繪,非常好看。我也在思考是否因為每個情慾場景,都是這麼的直接,甚至美術幾乎用完全對稱來處理場景,所以讓兩女間的性愛場景都是如此自然、不突兀。(雖然有些鏡頭還是會有些跳出)最後那隻章魚真的太猛了!完全朴贊郁!


       美術、服裝、音樂燈光等等部門,每個也都非常出色!我常在想厲害的導演應該就是這樣,把每個部門的大師都找齊了,放手讓設計們去做,卻又很能把大家規範在同一個世界裡。常常看到的狀況是美術做美術的、音樂卻往另一個世界走去,導演倘若沒有能力把各部門規範在同一種美感、同一個世界裡,很容易成品就會呈現多頭馬車、四不像的狀態。

        美術與服裝這次必須要集合日本、韓國與英國的風格於一身,兩位女角的服裝細節更是不在話下,更不用說主場景洋樓的陳設。玻璃、地板的材質,如何讓日式拉門、塔塔米與歐式的藏書閣並存,甚至是花園內的造景,都十分講究。

       本片的選角也十分值得一提,兩位女主角都是韓國人,但長得卻非常不韓國主流女藝人。導演能挖掘出金敏喜那股淡的像風一樣,但狠起來眼神又利的跟狐狸或是貓一樣的氣質,有點林黛玉那種完全讓人相信她已經被軟禁在洋房20幾年的可憐感;又或是飾演扒手下女的新人金泰璃,傻氣直接單純卻又細膩的下女,表演完全的給予,很想知道她在片場是怎麼跟導演工作的,想必是來自於全然的信任啊。




       以及之前信奉的重點這次又完全應證—「配角的重要」。媽媽桑、管家婆以及兩位精神病院的醫生都選得太好了,尤其是管家婆阿姨,太會演了!每一個沒有神情的神情,都有神情到嚇死人。醫生本身長相就必須要很風格(個人認為)再加上一點點風格的表演,如果再加上一點口音,就很難不讓人聯想到阿飛外傳裡那位怪怪的德裔泌尿科醫生。

       但相對下來,反而會覺得本片的兩位男角有些可惜,分別是飾演洋房主人的趙震雄與飾演騙子的河正宇。可能是因為韓劇《信號 signal》裡趙震雄的表演真的太好,那種正義的形象已深植我心,這次的洋房主人總覺得趙震雄還差了一小截,實在非常可惜!原本可以說是非常期待趙震雄的演出啊!因為洋房主人的角色是個喜好色情文學的性變態(甚至商業詐欺犯)即便最後走向喜劇收尾,但角色應該還是要有一定程度的壓迫性,尤其在第一部裡一定要能給觀眾壓迫感,甚至是不舒服的感覺。臨時想了一下《惡棍特工》裡的克里斯多福華茲飾演的納粹軍官,又或是《大劊人心》97年與08年版的兩位兇手的選角都可以是個好的例子。

        趙震雄雖然為戲受了10多公斤,但在第一部裡稍嫌不夠有壓迫感,第三部又風格的不夠喜劇,介於一種中間卡卡的表演狀態,角色細節也是該角色能夠被想像得到的樣貌,實在可惜。導演在洋房裡加入了許多的機關、甚至朗讀會的形式、與木偶性愛姿態等,都應該能為洋房主人加分,但可惜趙震雄的表演並沒有讓一切有加乘的的心果。總覺得這個角色應該要多一些更不尋常的細微小動作,又或是更讓觀眾覺得他像哪一種昆蟲、動物,讓他再更不尋常一些,也許會更好。


       河正宇飾演的騙子其實已經拿了不少高分,不但風趣幽默,在關鍵要展現男性魅力的場景,也感覺得到在低沈聲音上的經營,欲顯現一種男性魅力,但總覺得還差了一點。以整體美術、音樂、導演攝影的氣場來說,這個關鍵的角色好像哪裏還差了一點。有一種我都已經變到超級賽亞人五了,你才在準備變身的感覺。順道一提河正宇本片的氣質還有點像柯宇綸。


       我個人認為導演這次也厲害在勇於「直接」,敢把戲直接簡化成三幕劇,每一部都直接告訴你我要做什麼,不會做過多花俏的劇情鋪張,單純直接的把故事說完。表演、攝影等也是,完全就是丟160km的速球給你,偶爾配個蝴蝶或伸卡球讓你驚喜,但都不脫離導演直接乾脆的大原則。

       在這樣直接的原則下,更可以討論的是關於「由外而內,由內而外」的問題。導演如此風格直接的手法,讓觀眾都能藉由各部門最外在的表現,直接了解到該場的主要目的,不會浪費過多的時間思考背景、角色關係等細節,明示暗示都能讓觀眾馬上進入戲的主要核心,我在想這跟「京劇」某程度也有異曲同工之妙。當外在的功夫到達一定的水平後,內在的情感流動自然地就會被帶出來,並且聚焦。所以我們在第三部時才能更專心在兩位女角之間的矛盾的情感拉扯、流動上。不害怕、不隱諱的直接告訴你。

       總言之,《下女的誘惑》真的是一部分數非常高的作品。有時候根本不用害怕簡單的故事、簡單的設定,就是因為簡單所以才走得深走的極致。主要團隊不會花太多時間在無謂的邏輯辯證上,直接清楚的講完一個故事,才是一部好電影的功夫所在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